陽曆35日驚蟄春雷響與一雷破九颱!


陽曆35日是中國24節氣中的驚蟄,晚上北部地區春雷響起,象徵春天來臨!中央氣象局表示,是對流旺盛造成,氣象局觀測,中部以北及東部都陸續出現降雨。因鋒面接近,加上對流旺盛,所以帶來雷雨,367日兩天是鋒面影響最明顯的時間,全台都有降雨機會。由於幾個主要水庫都已告急,特別期待這場春雨可以適時紓解,可望稍微緩解一些缺水旱象!


每年在農曆10月過後,北方冷氣團逐漸下移,閃電雷雨現象減少了,漸漸進入隆冬,所有的生物和昆蟲開始進入冬眠,也就是俗稱「蟄」。而在「立春」過後,氣溫逐漸回暖,來自南方的暖空氣會漸漸增強,與籠罩在台灣的冷空氣產生旺盛的對流,而引起打雷閃電的現象,稱為「春雷」。春雷響起會驚醒冬眠中的萬物,使萬物恢復活動及生機,就是所謂的「驚蟄」。


在每年356日是驚蟄的節氣,這時正是農民忙著插秧撥種的時刻,農民會依照往常的經驗判斷,春雷如果在驚蟄之前響起,就表示當年雨水會很多,甚至可能會發生水災;但是如果過了驚蟄,春雷卻還沒響起,就有可能會鬧旱災喔!


在驚蟄的前後,正是春暖花開,滿山遍野開滿著櫻花、杜鵑、海芋、、、等等,不妨趁著假期到郊外踏青賞花,享受一下春天浪漫的氣息吧!



根據鄉土諺語,有關『驚蟄』的俗諺有


『未驚蟄先打(音ㄉㄢˊ)雷,會四十九日烏』,意指驚蟄之前就打雷,會連續下四十九天雨。


而『驚蟄聞雷米似泥』:指驚蟄日打雷,表示節氣無誤,風調雨順,稻穀豐收,米價便宜。


『二月初二打(音ㄉㄢˊ)雷,稻屋較(音ㄎㄚ)重過秤鎚』:義同前,主收成很好。


『驚蟄鳥仔曝翅』:驚蟄後氣溫升高,不但土中蟄蟲出動,連鳥兒也飛出老巢,停在樹枝上晒太陽。


俗語也說:「春天後母面」,表示天氣常常忽冷忽熱,變化莫測,明明前兩天還是寒流來襲的天氣,一下子又豔陽高照,熱的汗流浹背。



俗語說:『一雷破九颱!』==>「只要打雷,颱風就不會來呀!?」


以前科學不發達,為了農耕需求,也為了趨吉避凶,老祖宗發展出許多經驗法則。跟颱風有關的有:「夏至風颱就出世」、「一雷破九颱」、「霜降,風颱走去藏」、「颱風過後沒回南,十日九日濕」等。早期沒有衛星、雷達的年代,這些頗具智慧的諺語,普受一般人相信。前人認為,如果聽到雷聲,颱風就不會來;即使已經朝向台灣直撲的,也可能會轉向。


這句諺語正確解讀,應該是:「台灣地區經常有午後雷雨發生,颱風不會來;如果連續性雷雨忽然停止時,便可能有颱風即將來臨。一旦颱風來了,雷雨仍可能發生,只是雷聲通常會被狂風暴雨聲掩蓋罷了,而颱風亦不會因雷雨之發生而減弱消散!」


其實,「一雷破九颱」的完整說法是:「六月十五,一雷破九颱。七月十五,一雷九颱來。」颱風來與不來,及其行經路徑,充滿不確定性。到了入秋後,「九月颱無人知」,更讓人捉摸不定。


 


台灣地區在七、八月份常會受到颱風的襲擾,在臺灣民間流傳「一雷破九颱」這句諺語,常為一般人誤解,認為聽到雷聲,颱風就不會來了,但是「一雷破九颱」真的就是一雷破九颱嗎?其實不然。根據研究顯示,颱風與落雷並沒有絕對的關係,而一雷破九颱也不代表颱風來了就沒有落雷的發生,或者聽到雷聲有落雷發生,而颱風就不會來。但在颱風暴風圈登陸台灣至出海(離開台灣)期間,落雷量明顯減少,而分布上也不再侷限於台灣本島主要落雷發生區,在台灣四周海面上,都有落雷分布的情形。


夏季時,台灣地區在熱帶海洋高氣壓籠罩下,由於上升氣流旺盛,午後本來就常有雷雨發生。但在颱風接近時,台灣地區因受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,雷雨便會停止。而在颱風已開始侵襲時,因為颱風範圍內上升氣流旺盛,其實還是常伴隨著雷雨發生,只不過風雨聲容易將雷聲掩蓋,不易被吾人所聽見罷了。


所以台灣夏天時期,一般會呈現雷雨多、颱風多的情況,都要特別小心以對。



大家來猜猜,台語俗諺謎語:


謎題:【熱天下逋天烏烏(夏天下午天黑黑)】


請猜六種動物!


 


 



追夢人──鳳飛飛唱、羅大佑詞曲


 





三毛於199114日清晨去世,時年48歲。羅大佑為悼念她,創作歌曲《追夢人》。


90年代,大陸與台灣合拍的電視連續劇《雪山飛狐》以《追夢人》作為片尾曲,之後《追夢人》紅遍大江南北,被高勝美,卓依婷等歌手翻唱過。


其後杜琪峰監製,王晶策劃,陳木勝導演的電影《天若有情之追夢人》,由劉德華,吳倩蓮主演也沿用《追夢人》的曲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丘山生 的頭像
    丘山生

    Jazz168Jazz168的部落格

    丘山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